海城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7-01-03 10:28来源:作者:管理员 点击:

    ——2016年12月27日在海城市第八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闻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年初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积极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要求,围绕海城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海城人心中的海城”工作目标,坚持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平稳。本着“实事求是、做实数据”的原则,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0元。

    (一)狠抓企业运行,努力实现经济稳增长。围绕停产半停产企业、重点税源企业、升规潜力企业,坚持问题导向,因企施策,全力以赴抓企业脱困。落实国家减税政策,为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2亿元以上。帮助源鑫钢铁等19家企业解决直供电8亿度,为企业节省用电成本9000万元。政府补贴资金470万元,完成了332家环保违规企业整改备案。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与建设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合作,创建了工业助保贷、农业风险资金池等融资新平台,用政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3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空间整理、土地和房产手续补办等70多个具体问题,为企业融资总规模达到12.18亿元。特别是政府出资2900万元回购农行65户企业债务包,为企业化解不良资产15亿元。44家停产半停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生产,2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升规入库。菱镁、钢铁等行业产能释放75%以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滑石、纺织服装箱包加工等行业产能释放85%以上。

    (二)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项目建设持续用力。采取突出重点、条块结合、分级包保、联席会议集中解决问题等方式,围绕项目建设,解决了贷款融资、涉地拆迁、土地调规、消防审批等8个方面87个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暂时停滞的项目,成立项目专项推进领导小组重点推进,投资200亿元的新加坡佳通集团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福建新新集团中国北方水暖城、台湾宏基工业城等重大项目已经或正在调整启动,在盘活项目的同时,更起到了修复经济生态、重塑诚信政府的综合效应。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94个,其中41个建成投产。招商引资态势良好。本着精准招商、务实招商、诚信招商原则,围绕传统产业升级、产业链条完善、企业嫁接改造、闲置用地盘活等重点,激活存量,做优增量。坚持条块结合、全员招商、政策激励、考核牵动,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紧迫感与共识感进一步增强,全年累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118次,会见客商896人,成功举办了“海纳百川、诚招天下”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全年共谋划包装项目462个,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5个。空间整理强力推进。加快土地调规工作,第一批188万平已经获批,第二批46万平已报至省政府,第三批365万平纳入本轮海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130万平。结合棚改工作,累计腾迁净地152万平,为未来发展积蓄了空间准备。融资工作成效明显。农发行34亿元新型城镇化贷款、国家发改委10亿元企业债及上交所10亿元非公开债券项目成功获批。通过发行债券完成政府债务置换15.9亿元,每年节约政府融资成本8600万元,有效缓解了政府偿债压力,并为保支出、保运转、保民生奠定了关键性基础。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鞍山首单投资2.2亿元的西柳污水收集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开工建设。抢抓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和创业引导基金到位12.13亿元。精华新材、七彩化学和东和新材成功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狠抓结构调整,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全力推进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取得新成果。全市粮食产量实现60万吨,喜获丰收。牛庄西小灌区改造等9项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完成,荣获2013-2015年度省政府“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九龙川食用菌、腾鳌温泉草莓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家。开通了京东海城农产品特产馆。天源现代体验农业和绿世界中韩合作青黄储玉米项目建成运营,祝家南果梨酒和东汇南果梨汁项目建成投产,沈阳农业大学海城校区全面竣工。新型工业化实现新进展。菱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投资25亿元的北京利尔全产业链转移项目成功落地,鑫悦耐火20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项目、海城镁肥实业公司12万吨镁肥项目竣工达产,辽宁省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主体完工,辽宁省镁质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成功落户。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全面提速,投资15亿元的瑞丰油田专用车项目建成试生产,投资5亿元的中电华强大型海工焊接机器人项目正式签约,投资10亿元的辽宁聚鼎油田大型设备项目开工建设。钢铁深加工产业标志项目建成,投资11.6亿元年产100万吨的紫竹城市轨道钢项目实现试生产,紫竹集团成功并购恒盛铸业,实现了企业与产业的扩张与提质。精细化工产业形势喜人,华诚化工、七彩化学氨氧化等项目开工建设,辉虹颜料项目建成试生产。现代服务业开创新局面。围绕西柳省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确立了以试点政策为牵动,对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并重、市场销售和生产加工并重,传统贸易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相结合、大宗采购和品牌战略相结合的“一个政策牵动、两个并重发展、三个结合支撑”的工作思路,以服装箱包产业集群为依托,全力打造北方沿海商贸名城。投资110亿元的海城义乌小商品城一期工程9月28日建成启动,构建了南义乌、北海城的小商品市场发展新格局。采取PPP+EPC模式与中国电建集团合作建设的投资50亿元的大连(西柳)海关监管区和西柳国际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辽宁紫竹集团外贸进出口综合服务代理公司完成注册,投资5亿元的深圳雨辰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开园。投资30亿元的腾鳌龙基物流园一期工程主体竣工。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人工湖项目进场施工。预计全年西柳、南台两大市场交易额实现625亿元,同比增长5%,特别是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全年快递企业业务量达到1115万件,同比增长105%,网上销售40亿元,同比增长166%。

    (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坚持以改革破解瓶颈,以创新激发活力。积极推进国家级改革试点。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级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3项试点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启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改革成效显著,涉农融资4.5亿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成立了营商环境办公室和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开通了网上审批平台和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展了法人企业注册登记“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切实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实施了国有资产资源整合,完善了水务集团和交建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了网络集团、建设集团等国有企业集团筹建。

    (五)着力民生改善,努力提高发展惠民水平。坚持发展惠民,加快推进共享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了全市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标准调整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一卡通”,保证了全市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启动了精准扶贫工作,全市278户贫困户已有148户实现脱贫。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69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012人。群众回迁安置工作强力推进。2016年2099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特别是面对群众对回迁安置工作的强烈呼唤,市政府在资金调度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筹措8.5亿元,建成回迁楼53万平,货币化回购28.6万平,实现了9699户漂泊在外最长时间达5年之久的动迁群众喜迁新居。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通过动迁群众货币化安置、房交会政策拉动、差别化供地、棚户区改造带动等组合方式,全年销售商品房121.5万平,同比增长11.3%,特别是成功举办了夏秋两次房交会,出台了“2+2”购房优惠政策,政府补贴1.3亿元,拉动房地产销售66万平,实现税费收入1.1亿元,在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了发展惠民、抱团取暖、提振市场信心、拓展未来消费空间等多重效应。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完成矿区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1425亩,实施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了腾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西柳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一期工程,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启动了南台、八里和牌楼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工建设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关闭环保违法企业54家。城市建成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取缔和黄标车、老旧车辆淘汰、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秸秆禁烧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狠抓创建名校、培养名师、打造优生、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辽宁外国语学校主体完工,上海城实验小学和孤山镇等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启用。投资8200万元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以创城为牵动,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新铺黑色路面16万平,人行道板3.6万平。改造了银河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新建改造供暖管网43公里。南一环公铁跨线桥等3座桥梁竣工通车。城市环境卫生、交通、商贸、建筑、文化娱乐等秩序整治成效显著。完成了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澄州书院暨居民阅览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会展中心、海城市博物馆等重大公益设施主体完工。特别是投资25亿元的全国小康电示范县项目、投资 20亿元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项目和投资9亿元的镇村燃气通项目成功落户,未来将极大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启动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项目建设,情报指挥一体化改革得到公安部充分肯定。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妥善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重大信访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人民武装、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档案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测评中全省再次排名第一。

    (六)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建立了财审会等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向人大报告、与政协民主协商,报请市委常委会会议定。认真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见面率和办复率达到100%。不断强化政府党组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着力转变工作作风,狠抓政府工作创新和政府决策事项督办落实,形成政务管理闭环运行,政府施政能力水平切实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海城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全市人民经历了党政新老班子的更迭,体会了全省政治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阵痛,感受了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的巨大压力,我们彼此身在其中、感同身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开发园区、镇区和市直部门的责任担当、团结奋斗和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社会各界,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海城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海城虽然有着历史的辉煌和现实的优势,但是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要求,我们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现实发展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受经济下行影响及做实数据的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二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仍未到位,对外开放整体水平不高,海城人固有的思想解放、敢为人先的精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释放。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发展尚未形成支撑,经济整体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四是投资乏力,特别是对提升产业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和科技型项目还不多。五是营商环境还不尽人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不到位,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六是个别部门和干部执行力不够,缺乏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责任与激情,群众对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7年是全面振兴钢都的起步之年、关键之年,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要求,全面落实鞍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一条主线、三大任务”,以及海城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围绕“打造世界菱镁滑石之乡、北方沿海商贸名城和打造绿色之城”发展定位,抢抓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机遇,以改革、开放、创新为牵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委首批“1+16”重大专项,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速海城振兴发展。2017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重点抓好六个方面:

    (一)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为目标,加快经济企稳回升。

    稳增长仍然是2017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充分激发各类增长潜力,确保经济运行质量,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一是全力稳定企业运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推进华宇集团悬浮窑改造、华信重工超大不锈钢真空球罐和压力设备研制等21项技改项目。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税费、电力、财务、物流等各类成本。推进发行中小企业征信集合债2.5亿元,做大助保贷和农业风险资金池融资功效,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年内实现升规入库企业20家。

    二是着力保持有效投资。打破业务分工,精准包扶,加速推进北京利尔全产业链转移、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紫竹集团转炉连铸机改造、高端石油装备配套产业园、西柳服装及小商品加工园、南台箱包加工园、西柳海关监管区和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90个,其中新开工45个。

    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强化常态化招商,全民招商、全员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目标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好项目,吸引一批知名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入驻海城。全年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窗口期,围绕中发7号、国发62号、国办发82号、辽委发40号等文件,精准谋划包装,全力向上争取,让更多的政策性资金、项目落户海城。

    四是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建设。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园区功能分区,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及空间整理,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并坚持产业定位,树立起鲜明的产业特色。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加大以项目为核心的考核力度,促进园区尽快摆满优质项目,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益。

    (二)以增强发展动力为核心,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着力打破资源依赖、政策依赖、路径依赖,深化改革,深度开放,深耕创新,让改革、开放、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深入推进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面深化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大会精神,统筹推进国家级改革试点,形成各项改革相互支撑、共同发力的综合效应。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土地征收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任务,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减为主、全面清理不合理的前置审批、证明事项和与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局运行,规划建设海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和“双随机、一公开”,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工商企业登记零费用和所需材料窗口全部代理,全面实现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要提高政府资本运作的能力,整合市级融资平台,做大资产规模,提高融资水平。加大政府债务置换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建立财政资金“多投合一”集约化投入机制,探索财政资金以基金投入、贷款贴息等方式体现的资本化投入机制。推进PPP等社会化融资模式。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股权、债权等多渠道融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转变,加速组建网络、建设、旅游、商贸等国有企业集团,探索组建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重新核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责任务、岗位和编制,调整优化人员配置,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全面扩大开放。转身向海,登高望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沈大自贸区国家战略,主动接受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以省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为牵动,以加速推进西柳海关监管区、西柳国际物流园、西柳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欧亚大陆铁路桥海城编组站、中国海城和巴基斯坦钢铁深加工“两国双园”等为载体,打开对外开放国际物流新通道,主动参与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等国际经贸合作,全年出口实现4亿美元以上。积极对接江苏省张家港、常熟、叠石桥等城市地区,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合作和人才交流。积极探索公办民营、联办联营、托管合作等方式,加速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对外开放,让国际、国内最优质的社会资源助力海城社会事业发展。

    三是着力加速创新。围绕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创新生态,制定实施《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方案》,出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在全社会建立起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模式,让人才支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成为海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聚能重工院士工作站挂牌,筹建“海智计划”东北基地,菱镁基地研发中心和沈阳农业大学海城校区投入使用,做强精细化工和农产品科技研发中心,加速推进北派服饰服装设计学院、服装箱包设计和品牌创意中心、网红学校的引进与建设。积极发展各类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要以产业规划—平台构筑—政策扶持—优化服务—引智引人为工作脉络,以整合盘活政府或企业各类闲置厂房、办公楼宇、存量商住地产为硬件支撑,以人才引进机制及创新创业扶持基金为主要政策保障,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利机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核心,加速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创谷”计划和“小巨人”企业发展行动计划,加速发展各类楼宇经济、孵化基地与创客空间。制定实施《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实施方案》,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创业的扶持力度,焕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激情,不断培育发展的新动能。

    (三)以做强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深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强实体经济。

    一是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打造绿色农业,走出一条生产集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牵动,加速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内完成农用地确权任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家。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温香镇东高灌区改造等3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建设10个南果梨提质增效园区、10个设施蔬菜提档升级园区、5个优质米提优扶纯基地,完成10个畜禽园区升级改造。着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打造绿色工业,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速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菱镁滑石产业发展方面,以打造世界级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共同发力。政府方面,定规划、立规则、定准入,“加减乘除”一起做,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限采、限排、限批,政府政策资源向产业链高端的企业倾斜。市场方面,培育引进航母型企业,用市场规则整合菱镁滑石开采及初加工行业,集聚产业要素,拉长产业链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行业竞争行为,积极探索菱镁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建设,增强菱镁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启动东部矿区1533座镁砂窑炉改造技术攻关项目,争取列入国家计划,加速实现镁砂窑炉技术革命,推进菱镁生产的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以发展高端镁耐火、镁建材、镁化工等菱镁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加速推进北京利尔10万吨镁质不烧砖、8万吨镁质预制件、15万吨镁质不定型耐火材料和海鸣矿业10万吨高纯镁砂等项目开工建设;中昊镁业10万吨大结晶等项目竣工投产。争取海镁总厂纳入辽宁省首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力争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晋升为国家级产业转型示范园区。

    钢铁深加工产业发展方面,主动接受鞍钢辐射带动,强化对鞍钢在产业转移及配套加工方面的产业承接,重点扶持紫竹集团并购恒盛铸业后的产能扩张与产业优化,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中国海城与巴基斯坦“两国双园”项目建设进程,打造国际产能输出与合作的新典范。年内重点推进紫竹集团重型铸件二期、立业机械成套设备等项目开工建设,鼎工科技合金压延件、紫竹集团转炉连铸机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

    专业市场配套加工产业方面,规划建设4.5平方公里的海城开发区专业市场配套加工园区,以工业楼宇模式推进硬件建设,大力支持产品设计研发、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完善专业市场产业发展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与产品竞争力。

    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以高端石油装备为主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筹办好国家工信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中德智能制造(海城)论坛。完成瑞丰石油专用车“两个准入”及批量生产。中电华强大型海工焊接机器人项目开工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占地54万平的高端石油装备配套产业园区项目进程,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在国际国内知名的海城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

    精细化工产业方面,要把精细化工产业作为海城“小巨人企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加快推进鸿润新材料年产3000吨二氨基、润德化工助剂等项目开工建设,奥亿达碳纤维、辉虹颜料高性能着色剂等项目建成投产。要注重细分专业链条,重点加速培育、引进和做大做强。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绿色商贸,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加速推进传统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全面构建以各类专业市场为依托、现代物流业充分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服务业供给体系。要做强专业市场,深入推进省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加速西柳专业市场集群转型升级,推进新老市场并存共荣发展,着重推进海城义乌小商品城旺市运营,内外贸并重发展。制定《海城市专业市场发展规划》,优化全市专业市场布局。要做大现代物流,依托海城区位交通优势,围绕专业市场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商贸物流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快西柳海关监管区、西柳国际物流园建设,建成启动腾鳌龙基物流园。大力发展快递业及总部楼宇经济。要做强电子商务,打造互联网双创平台,重点推进雨辰电子商务产业园健康发展以及西柳和南台专业市场集群大数据中心建设,用需求侧来倒推供给侧精准制造、精准营销。大力发展电商镇、电商村,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要做优金融服务,加速域外金融机构引进,引导域内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各类金融产品,努力降低存贷比。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启动运营海城市农商行。规划发展海城市金融大道,开工建设海城市金融服务中心,吸引证券、担保、信托、小贷、评估、基金、风投等进驻,释放各类社会资本的市场活力。要做精文化旅游,加强旅游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制定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东部山区旅游路建设。推进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速三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牛庄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启动特色旅游小镇试点,提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要规范房地产业发展,采取差别化供地方式,统筹发展住宅地产,加速发展商业地产、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不断引导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抓好房地产去库存,办好房交会,全年力争实现房地产销售100万平以上。

    (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

    按照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目标,以分级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牵动,坚持中心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打造城市发展与宜居乡村两个升级版。

    一是做好城乡规划。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求,加快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城镇体系规划、镇村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边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二是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开工建设滨河东路等10条城市道路。完成金东四季花城等11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新立桥至卫士广场及地道桥东侧暖房子一期工程。建设城市立体停车场,加快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开工滨河东路、新东路等13项城市道路排水工程,加速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街区,让老城区更加宜居,更赋个性。审慎修订海西新城发展规划,统筹与老城的要素配合与功能互补,围绕海城河城市段沿河两岸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商业中心、总部经济、文化娱乐、休闲养生等业态。实施海城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开工建设海城河碧桂园至大白桥北岸、海城河关帝庙桥至新立桥北岸滨河公园,让城市内河的生态价值持续充分体现。加快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互联网与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深度融合,把信息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延伸到城市每一个角落,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秩序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创城成功。

    三是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一村一规、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路一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完成干线公路建设35公里、县级和农村公路大中修118公里,改造险桥12座。全面启动实施全国小康电示范县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工程和镇村燃气通工程,完成新昌线、高荣线等228公里城乡供电线路新建、改造、联网。加速推进农村垃圾统一集中处理。大力发展民宿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一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让乡村更加净美。

    (五)以践行绿色发展为前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青山工程。以东部山区的植被恢复为重点,实施封山育林工程6000亩,植树100万株,恢复山体植被230亩。

    二是推进碧水工程。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八里、南台、牌楼污水处理厂建设。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长制”,重点开展海城河和五道河“两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十小”水污染企业整治。严格规范饮用水源地管理,禁批影响水源地安全的建设项目,保护群众饮水安全。

    三是推进蓝天工程。深入开展菱镁行业全产业链污染专项整治,规范矿石开采,推行封闭运输和堆放,严格菱镁加工生产污染防治,减少扬尘、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全面完成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对于未取得环保手续、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加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加速秸秆还田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落实秸秆禁烧任务,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

    四是推进沃土工程。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和加油站污染防治设施整改。严格监管重金属和化工等高危企业,依法依规处置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完成20家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和10个重点村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程,建成启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有效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

    (六)以增进人民幸福为宗旨,着力民生福祉改善。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努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迈入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实事,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精准扶贫等“五位一体”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筹建军休服务中心,完善军休干部保障。

    二是加快棚户区改造及居民回迁安置工作。完成3315户棚户区改造任务。筹措资金20亿元,建设回迁楼56万平,其中建成42万平,货币化回购36万平,实现7100户动迁群众回迁进户。

    三是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加强教育管理,规范教育秩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优秀教师引进政策,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有序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加大教育投入,完成教育系统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开工建设腾鳌实验学校体育馆,加快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辽宁外国语学校。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四是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奥林匹克体育会展中心、澄州书院暨居民阅览中心、海州居民健身中心、博物馆等重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海城市档案馆和金鸿体育产业综合体,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五是强化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开工建设市中心医院东侧综合病房楼和析木三院异地新建工程,推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健康干预工程,着力开展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医养结合等公共卫生服务。

    六是全力抓好社会安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项目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打造安宁的社会治安环境。强化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社会稳定,妥善解决好各类诉求,打造阳光信访、法制信访、责任信访,依法保障群众合法诉求,确保社会稳定。同时抓好人民武装、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对台、侨务、老龄、残联、地震、气象、人防等项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全面振兴钢都的任务让我们使命在肩,全面建成“海城人心中的海城”让我们心向往之,全面完成明年的工作任务,必须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

    我们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民主协商,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我们要赶上时代,在改革中寻找破除羁绊发展的办法,在开放中燃起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创新中积蓄换挡增速的动力,让海城的发展更有目标、更具方向。

    我们要勤政为民,始终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至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关注群众疾苦,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我们要廉洁奉公,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党组的自身建设,全面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始终做到廉洁从政。

    我们要苦干实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全力以赴抓落实,以夙夜在公、担当有为的精神,将市委的决策部署与人民的期盼转化为工作的具体成果,让海城的发展更有效率、更富质感。

    各位代表,同志们:海城的发展在振兴钢都的时代呼唤下,已经到了历史关键的节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勇往直前,为建设创新、富庶、文明、幸福、美丽新海城,提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