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政办发〔2024〕7号
海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城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城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海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海城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总要求,围绕“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养护、高效能管理、高水平运营”的总体要求,聚焦突出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二)主要目标

对标一流设施,强化网络化覆盖和品质提升;对标一流服务,注重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标一流管理,落实管养机制、创新管养模式。根据乡村发展差异化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为交通强国当好先行。

通过1-2年,在实现农村公路村村互联、村组相通,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的基础上,管养体制基本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安防水平大幅提升,培育一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企业,建设一批农村综合服务站,打造一批美丽农村路。

二、重点任务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1.补充完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需求进行梳理完善,重点完善建制村与自然村(组)间、自然村(组)之间通硬化路建设需求,按照省市交通主管部门要求更新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库。(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2.集中推进农村基础公路网建设。在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建制村与自然村(组)间(含撤并村)100%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自然村(组)互联互通建设,构建通达通畅水平更高、服务更优、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3.加快推进农村骨干公路网提质改造。对交通流量大的窄路面农村公路按双车道标准实施加宽改建,支持未铺装村级公路硬化工程,着力解决危桥改造工程和生命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骨干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各镇街)

4.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当年在建工程质量督导和上一年已完工程质量复查,实现省、市监管制度化。实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六方质量责任终身制,对参建各方进行质量责任登记。继续推行“七公开”和义务质量监督员制度。(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二)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5.推动农村客运服务提质升级。开展行业调研,摸清行业底数,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预约响应标准等政策出台。因地制宜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预约响应等多种客运模式,满足群众出行需求。(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

6.确保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将通客车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组织全市开展通客车情况核查,严防“数字通车”“虚假通车”。(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7.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候乘环境。大力开展客运站建设,优化候车亭建设布局和结构形式,提高候车亭的综合利用率,发挥便民服务功能。基本实现有候乘需求的建制村全部配建候车亭。(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各镇街)

8.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建设。拓展现有农村客运站服务功能,开辟物流功能,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发展集农村客运、物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建设具有物流、邮政、供销、农业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服务站示范点。(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各镇街)

(三)完善管养长效机制

9.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海城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明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落实相应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镇(街道)和村委会权责清单,健全架构完整、权责清晰的管理体制,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各镇街)

10.创新完善养护运行机制和养护生产模式。充分发挥镇(街道)、村两级主力作用,完善群专结合的养护机制,提倡融合发展,将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山水林田综合管理,健全机构,落实责任。积极探索养护市场化、建养一体化等群专结合、优势互补的养护生产模式。(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11.深入推进“路长制”实施。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细化落实组织体系和领导机构,建立完善高效运转、协调畅通的运行机制。市政府和镇(街道)设立“路长制”办公室。推广应用智慧管理APP,提高农村公路管理的实效化、信息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12.持续推进维修改造工程。落实地方财政资金,用足用好省补助资金及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优先解决“畅返不畅”和“油返砂”路段,确保县道年均大中修比例不低于8%,乡村道不低于5%,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80%。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年度考核任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各镇街)

13.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省交通厅制定《辽宁省农村公路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将农村公路养护重点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建立内容全面、指标清晰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镇(街道)政府和村委会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各镇街)

14.建立完善路政管理队伍。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上下联动、覆盖乡村的路政管理模式。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领导下,开展路政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15.切实加强路政执法力度。做好保护路产、维护路权工作,依法制止和查处各类非法损坏、占用公路设施等行为,加强涉路工程行政许可的审批与监管,依法开展农村公路超限治理工作,规范设置限高、限宽设施,保护农村公路路产安全,逐步实施规范化管理。(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16.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春、秋季养护会战,集中处置路面病害,整修路基,清理路域内堆占以及非公路标志,指导公路沿线村镇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全面改善公路通行条件。(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

(四)提升安防设施水平

17.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对临水临崖、客运班车和校车途经路线等重点路段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着重完善路侧险要路段、平交道口和隧道桥梁等重点部位的交通安全设施,补充完善项目库。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加强桥梁日常监测和定期巡查,及时处置危桥,加快推进县道渡改桥工程实施,确保通行安全。(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各镇街)

18.提升生命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确保公路安防设施全部实施到位,避免发生欠账。推动农村公路实现路田分离、路宅分离,减少农村公路行车干扰。(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各镇街)

19.提升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辽宁省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班线通行条件审核规则》,实现农村客车安全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安装使用率达到100%。加强动态监控监督考核制度建设,鼓励应用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鼓励引导第三方开展从业人员共享培训教育,推动运输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农村客运安全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各镇街)

20.支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引领支撑作用,强化连接农村产业基地、重点产业园区等重要节点的公路建设,加大对支撑“飞地经济”的农村公路项目倾斜力度,加强连接重点景区、旅游景点、娱乐度假村等休闲旅游区的公路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各镇街)

(五)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21.继续开展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行“路长制”等工作指标权重,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争创2024年辽宁省“四好农村路 ”示范县和示范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

22.着力打造美丽农村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贯穿到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养护全过程,打造“农村公路+生态旅游”“农村公路+健康体育”“农村公路+特色文化”等一批精品自驾游和旅游公路示范线,深挖乡村振兴发展潜力。(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各镇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市政府主导作用,由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适时协调推进此项工作,强化镇(街道)村责任落实,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加强协调调度,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工作。

(二)健全资金保障。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好各级财政资金,积极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拨付、使用等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到位及时、使用规范。

(三)强化监督考核。市政府健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实行奖优罚劣。

(四)优化创建环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对服务广大农民致富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