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鞍山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大力发展海城市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9-04 09:48来源:市政府办公室作者: 点击:

    冯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海城市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方面落实办理情况

    海城市政府在接到提案后,立即对全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明确26家镇街的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为了加强文体旅行业的规划引领,海城已开展《海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推进中。届时,也会将各镇街的旅游特色与项目结合,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海城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打造东部山区生态度假休闲农业产业带和北部西部温泉康养休闲农业产业带:东部山区生态度假休闲农业产业带主要涵盖孤山镇、岔沟镇、接文镇、析木镇、八里镇、王石镇和马风镇等7个镇,依托文物古迹、森林植被、生态环境、山田林草、传统村落、红色文化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绿色食品、林下经济、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户外活动、红色教育等休闲项目;北部西部温泉康养休闲农业产业带,主要涵盖耿庄镇、东四方台街道、温香镇、高坨镇、西四镇、牛庄镇、东四街道7个镇街,依托温泉资源以及西部大辽河水资源,大力发展温泉康养医养、热带植物观赏、设施农业培育、稻田特色养殖、农业科普研学、特色家事体验等休闲项目。

    此外,还规划打造“南果御梨赏花景观点”“河滨公园休闲游乐带”“三星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西四湿地公园”等休闲农业项目,构建一个既有浓厚的农业农村文化,又有现代城市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框架。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落实办理情况

    一是强化环境监管。对确定为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的镇村,消灭农村黑臭水体,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对满足条件的旅游风景区等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申请加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中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储备库。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山清水秀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监管,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指导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生态优先原则,采用生态环保的建设方式和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形式方面落实办理情况

    近几年,海城充分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文体旅资源,精心研究策划并持续打造城市大型文体旅活动,像梨花节、群众文化艺术节、非遗购物月等已经成为城市品牌活动,我们将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提高活动的附加值,推介海城良好城市形象,带动全市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线路方面,我市结合市民、外地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本地的旅游特色,已经通过线上媒体宣传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包括四季旅游线路、文化研学游线路、文物古迹研学线路、观景休闲健康游线路、商贸休闲购物游线路、美丽乡村旅游线路、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依托文体旅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矩阵,强力推介“北纬40度 海城质造”特色文旅品牌。实施精品文化走出去战略,几年来,海城文旅先后亮相辽视春晚《欢乐家乡年》的录制现场;走进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参加央视中国文旅大联欢《在中国!这样玩!》秋季大型活动,让全国人民了解海城、关注海城。2024年年底在北京成功举办海城市文旅资源发布及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专场活动。2025年多次参加文旅科技高质量发展大会。赴北京去哪儿网总部、北京大兴机场、广西南丹县、四川成都等地做旅游推介及营销活动。赴朝阳市参加2025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海城籍辽篮著名球员赵继伟应邀成为海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形象大使、海城市文旅产业研究院荣誉院长,受聘以来先后为海城文旅体产业发展、低空经济大会等活动代言,持续提升海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落实办理情况

    一方面加强调研,文旅部门在对外推介和招生引资过程中会对先进地区的文旅资源和文旅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一方面加强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今年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北纬40度,海城质造”强市-人社乡村行活动走访中小镇、接文镇、马风镇、牌楼镇、响堂街道、望台镇6个乡镇,针对失业人员开展免费电商直播培训294人。

    六、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落实办理情况

    海城成立海城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等窗口业务入驻中心提供一站式咨询和服务。

    土地方面,自然资源部门依据我市自然资源分布和乡村特色,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划定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保障乡村旅游项目的用地需求。积极探索合理的用地模式,如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闲置宅基地等方式,为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合法合规的土地供给,引导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为特色民宿,既保障了旅游用地需求,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住建部门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深入发掘和精心组织,共向辽宁省住建厅申报了辽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处,其中:析木镇被确定为辽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析木镇姑嫂石村、下林村被确定为辽宁省级传统村落。2025年,八里镇小新村入围辽宁省级传统村落也即将获批,我市会逐步完善析木镇历史名镇乡村保护规划,做好对各处历史文物和传统建筑实施挂牌保护,提前谋划,精心筹备,争取在今年将析木镇包装打造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扩大析木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一条以析木镇为起点,以梨花节为契机,以乡村游、农家乐为媒介,打造“赏、吃、住、游、购”全系列的精品旅游线路,从而为我市的乡村振兴夯实基础。